正如市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李登来所说,目前,全市各级工会已在日照通APP、齐鲁工惠APP、日照工会公众号和工会网站同步开展劳动创造幸福线上宣讲、演讲活动,视频访问量达2.4万人次。
在一些专家看来,此举旨在让选拔过程更为精准科学,进一步提高选人质量。本次招录安排1.5万个计划用于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,市(地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。
招录政策继续向基层倾斜观察本次国考的招录政策,向基层和应届生倾斜的特征受到舆论关注。海南考区要求,考前14天内有过发热(体温超过37.3℃)、咳嗽、气促等症状的考生,须提供7天内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证明。考生进入考点时,须接受体温测量、核验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。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竹立家分析,公务员招录中,向基层倾斜的特征一直很明显,国家也在推出综合措施,让一些基层岗位,特别是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岗位破解招人难、留人难的问题。从公务员队伍的现状来说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基层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需要更多高水平、高层次的人才,所以,要让更多年轻大学生带着新知识、新理念到基层建功立业。
不过,和往年一样,2021年国考报名也出现了不少竞争激烈的岗位。此外,有8300余个计划补充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(区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,并采取降低学历要求、放宽专业条件、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。落实各项援岗稳企措施,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02万元、创业贴息贷款10.33亿元。
新增就业8259人,增长37.2%。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10个进步县之一、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一等等次、疫情防控始终保持零确诊零疑似…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,莒县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时代答卷。莒县还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为契机,凝聚全县人民主人翁意识,争做创城的践行者、维护者和传播者,目前130余个单位参与了创城网格共建,形成了全党动员、全员发动、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。——社会保障提标扩面。
从青龙湖到浮来青,一个个田园综合体恰似大珠小珠,沿沭河擎起一条绿色珠链……处处展现着千帆竞发、百舸争流的强劲脉动,彰显出百万莒县人民共建美好家园、共享幸福生活、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迈进的坚定信心与生动实践。过去,对于家住莒县一中附近的居民以及每天来往周边学校的师生们来说,浮来路马路市场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——路两侧私搭乱建、探头经营、违章停车,严重影响着车辆出入和道路安全畅通,群众们对此苦不堪言。
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亿元,二中新校区等18个项目建成启用,沭东综合体、全民健身中心等10个项目主体完工。提亮小康成色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10月29日,在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线上签约会上,莒县一口气签约6个项目,涉及电子及医疗器械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等产业,总投资额达19.7亿元,其中外资项目2个,合同利用外资900万美元。去年,安庄黄桃还成功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把六稳六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,全面落实六保三促政策措施,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金十条,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。
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,如何劈波斩浪、行稳致远?为此,莒县把沭河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轴、隆起带,积极推动拥河发展、环湖崛起,全力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。依托医疗器械产业园,招引华驰、恒誉等13家医疗器械企业达成入驻意向,电子信息产业、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,莒县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、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层运转,不断拓展民生保障的广度,不断增添民生保障的温度,一条条民生幸福线越抬越高——保居民就业。其中出口21.14亿元,同比增长2.0%。
新建高标准农田3333公顷,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一,获中央财政奖励1300万元。提档升级园区平台。
像省派莒县乡村振兴服务队这样的,还有8支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、254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,深耕乡村振兴的帮扶土壤,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。自张博士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,入社农户已发展至105户,并建成了全市最大的黄桃交易市场张博黄桃交易市场,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黄桃667公顷。
践行初心本色 为人民群众幸福加码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,但徐淑娜这几天却碰上了。外贸形势好、动能足。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,这些民生事,在莒县得到了长足发展。莒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把为民办事、为民造福作为践行初心本色的抓手,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为223家企业办理续贷59.47亿元。锅里水烫,源自灶里火旺。
实际上,今年以来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加试,莒县经济运行韧性并未失色,主要指标先降后升、持续向好。村民变社员,五指攥成拳。
日前,莒县长青源稻田养蟹生态种养示范基地迎来了收获期。干部干在前,乡亲日子甜。
新增市场主体1.3万户,增长24.4%。在错位布局、差异发展理念下,莒县形成了以招贤镇为中心的鲜切花、以小店镇为中心的绿芦笋、以峤山镇为中心的大姜、以果庄镇为中心的大棚油桃、以库山乡为中心的中药材等13个较大规模的特色产业,打造了一批中国之乡山东第一镇。
把莒国古城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项目,造福全县人民群众、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去推动、去建设。莒县按照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、宜农则农、宜游则游原则,因地制宜打造一镇一品发展模式,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、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。新型城镇化,不仅是城市风貌的提升,更是深得人心、众人共享的美好体验。彰显发展特色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稻在水中长,蟹绕稻边游。
高考本科进线4679人,比2015年多1636人,进线率78.5%。组织化工、机械等企业广泛开展对接合作,各类企业全部复工复产。
既要面子光,还要里子亮。果庄镇举办全国设施桃绿色发展视频会议,桑园镇被表彰为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。
落实六稳六保对冲疫情。前三季度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 . 11亿元、增长0 . 7%,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. 3%,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、全市7 . 1%、2 .8%、1.7%。
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、一季双赢,虽是蟹稻共养的试行年,但试验田的双丰收也让公司总经理卢世杰喜上眉梢,螃蟹每亩地产量在25公斤,按照零售价格40元算,一亩地就是2000元左右,水稻产量在400公斤到500公斤左右。潮平岸阔风正劲,扬帆起航正逢时。冲刺四季度,决战全年红。经济发展基本盘稳中向好,源自于莒县咬定发展不放松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源自于莒县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、坚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振兴工业头号战略。
巩固提升脱贫成果,贫困户收入稳步提升,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,23个产业扶贫项目扎实推进。把深化改革作为祛病根、激活力的利器,打响六场攻坚战,大力推进9+5改革攻坚行动。
为就业困难人员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、失业人员发放各类补贴1467.5万元。把园区作为振兴工业的主战场,莒县经济开发区改革扎实推进,27个村划转到阎庄街道代管,一区多园十平台格局加速形成。
奋进新时代,开启新征程。累计开工棚改安置楼3.6万套,其中3.4万套主体封顶,1.3万套建成交付使用,3万多名群众圆了住楼梦安居梦。